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 汪礼坤 博士
近来,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和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相继去世,两位大师的离去令世人扼腕叹息,其杀手是两人均身患胰腺癌。
目前,胰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30年来西方国家胰腺癌的发病率已上升7倍,其位列肿瘤死亡原因的第3位。近20年来我国胰腺癌发病已增加5倍,据统计,2008年上海市有1800人患病。
由于胰腺解剖位置深,早期大多数病人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起病隐匿,等到症状明显时临床确诊,此时肿瘤多已发展至中晚期,导致手术切除率低,即使切除,预后亦差,因而要重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胰腺癌约2/3位于胰头,其余位于胰腺体、尾部,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食欲减退和消瘦也是常见表现,皮肤、眼睛巩膜变黄染,同时小便呈深黄色,可伴有皮肤瘙痒,即所谓的梗阻性黄疸表现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
B超、内镜超声、胃肠钡餐造影、CT和磁共振检查(MRI)是进行诊断的重要手段,肿瘤标记物CA19-9、CEA检测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高危人群包括:
1)年龄�40岁,有上腹部不适;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突发糖尿病,特别是年龄�60岁,无糖尿病家族史,无肥胖者;
4) 有慢性胰腺炎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6)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者;
7)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需要指出的是,胰腺癌的误诊率相当高,最常见的误诊是把胰腺癌当作慢性胃炎。因为在进行胃镜检查时,相当一部分胰腺癌患者也同时伴有浅表性胃炎。为此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上腹部或腰背部不适、疼痛,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和不明原因乏力、消瘦、食欲下降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目前,提倡首先采用腹部B超和螺旋CT检查。
最重要的是,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应酬较多的人,应少食肉食和高脂肪食物,避免酗酒,平时多吃粗茶淡饭,以保护胰腺不受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