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71岁,因胸部疼痛不适行胸椎磁共振检查时发现胸腔占位,后经外科进一步检查发现胸腔巨大占位系扩张的食管,追问病史,患者进食哽噎40余年,只能进食流质,进食半流质有梗阻症状,硬食无法吞咽,患者长期营养不良、消瘦,经过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确诊贲门失弛缓症。经过科室讨论,在徐阿曼副院长的指导下,由外科任艳兵主治医师,袁笑主任医师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Heller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进食哽噎明显缓解,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贲门直径由之前的3mm增加到7mm。效果确切。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估计每10万人人中仅约1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20~39岁的年龄组。
手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多采用Heller手术:即在食管下端前壁纵行切开环形肌层至粘膜下,使粘膜膨出。94%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得到缓解,术后3%的病人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腹腔镜下的Heller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近年来在一些综合性大医院逐步开展,此次我院成功实施该项手术,标志着我院腔镜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