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专家介绍

血液内科

我院血液内科成立于2011年,为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集医、教、研于一体,具备完善的临床和科研人才梯队,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为安徽省重点发展学科。

现为安徽省白血病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安徽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专病联盟理事单位、安徽省淋巴瘤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安徽省浆细胞疾病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安徽省罕见血液病联盟成员单位、安徽省血液肿瘤精准诊断及治疗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科室同时具有开展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及干细胞采集资质,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移植医院。

科室长期开放床位55张,其中普通床位47张,百级层流净化病床8张,现有医生15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7余人,均为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6人;江淮名医1人、安徽省卫生健康骨干人才3人。

科室成员在安徽省第一届血液内科临床思维与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更是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科室优势:

科室目前主要分为两个亚专科:分别为白血病/移植亚专科、淋巴瘤/骨髓瘤亚专科。

可开展干细胞动员、采集、冻存、骨髓移植等相关技术,已成功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近34余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71余例。

目前已开展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个体化治疗、老年急性骨髓系白血病治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项技术填补了省内及院内空白。

常规诊疗项目

01血液肿瘤MICM诊断技术;

02急性白血病危险分层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03恶性血液病的分子靶向治疗;

04恶性淋巴瘤及骨髓瘤的个体化诊治;

05免疫强化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06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治疗;

07减低强度化疗方案治疗老年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

08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及异基因)等。

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唯一治愈途径。一方面通过大剂量化疗杀灭肿瘤细胞,另一方面移植物抗肿瘤作用为清除受体体内微小残余病灶、降低肿瘤复发起到重要作用,是反应血液科诊疗能力的重要技术。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骨髓瘤及低危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取得较好疗效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疗效,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

优点在于不受供者的限制,移植后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严重并发症较少,费用较低。无论是传统药物时代还是新药时代,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无论是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均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延缓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治疗中,如何诱导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再次获得疾病负荷的下降或疾病缓解目前仍是难点和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靶向免疫调定点及肿瘤特异性抗原为目标的免疫治疗疗效被广泛接受,其中CAR-T细胞治疗作为免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前沿的临床治疗手段。

聚集于白血病的个体化分层治疗,随着人们对血液系统肿瘤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研究的深入,一些与预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渐渐引起重视。白血病基于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新的与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的危险层度分层诊治也取得较大的进展。

本项目牵头制定相应临床方案,通过多中心研究,比较新的化疗方案、去甲基化药物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在急性白血病中疗效。提高我国成人恶性血液肿瘤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治疗费用。

科室人才:

精于临床工作的同时,科室成员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承担多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课题等,发表SCI论文及国内期刊20余篇,其中单篇影响因子达39分。

江淮名医1 人

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 人

安徽省卫生健康骨干人才3 人

院级科研骨干3人

院级医疗骨干2人

血液内科电话:66331766 66331699

科室地址: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鼎新楼21楼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