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部分人出现头晕症状频发的时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春季频发的头晕现象,很有可能与耳石症有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耳石症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的眩晕,为内耳引起的眩晕病,属于一种自限性外周前庭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头部运动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短暂的眩晕伴眼球震颤。

二、耳石症的症状与诊断
耳石症的主要症状是眩晕,伴随症状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这种眩晕与头部位置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早晨起床时、半夜翻身时、躺下或抬头、低头时都可能出现眩晕感。而头部静止时,眩晕感通常会消失。

诊断耳石症通常需要进行位置试验,如Dix-Hallpike试验或Roll试验。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眼震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耳石症,并确定耳石脱落的位置。
三、为什么春季是耳石症的高发期?
临床数据和医学研究均显示,春天尤其是3月份左右,是耳石症的高发期。这可能与春季日照时间延长、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经过一整个冬天,人们接受日晒的时间偏短,体内维生素D含量可能不足,从而增加了耳石症的发生风险。
此外,春季气温多变,人们容易感冒或引发其他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内耳供血不足,进而诱发耳石症。同时,春季也是过敏季节,一些过敏原可能刺激内耳,增加耳石脱落的风险。
四、耳石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耳石复位:这是目前治疗耳石症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特定的手法操作,将脱落的耳石复位到其原本的位置。但是,手法复位治疗看起来不难,仍需要专业医生通过变位检查、滚转测试来判断耳石脱落的部位,才能准确复位。复位的手法也有多种,需要对症施行。因此,不建议患者对着视频自行复位,否则可能会导致复位不明确,甚至诱发复杂耳石症。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减轻眩晕症状,但不能替代耳石复位。
(三)康复训练:通过前庭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前庭功能,减轻眩晕症状。手法复位治疗后,如果未再次出现晕眩不适,鼓励患者多在床上做翻身及坐起躺下等初级前庭康复动作,这些动作能较好完成后建议多走一字步。这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还能增加患者对复位的耐受性。
五、耳石症的预防
(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内耳的正常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生气,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

(二)科学锻炼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头部剧烈运动或快速转动,如突然甩头、摇头、翻滚等。还有一部分人眩晕发作后误认为是颈椎问题,常有过度拉伸颈部等动作。这样做不仅不能缓解,反而可能会加重眩晕症状。
(三)饮食与营养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保证日光照射,每次10~30分钟,每周3-4次。如果饮食摄入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
(四)保护头部和耳部健康避免头部外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受到外力撞击。预防耳部疾病: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部感染,如中耳炎、内耳炎等。正确使用耳机: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在声音过大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五)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预防感冒。
(六)注意睡眠姿势睡眠姿势:建议采取健侧卧位,避免压迫患侧,使用稍高枕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