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胃食管反流病,你有吗?

时间:2013-05-31

胃食管反流病,你有吗?

发布时间:2013-05-31 10:09:57     

 

1.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实际就是一种食道下段括约肌松弛后,导致食物或胃液反流到食管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约半数患者在胃镜下见到食管粘膜糜烂、溃疡,称反流性食管炎;但也有部分患者胃镜下完全正常,称为非糜烂性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有烧心和反流。烧心是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在餐后出现,卧位、弯腰时可加重。反流是食物或胃液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涌入口腔,口中有酸味或苦味。

不少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和吞咽痛,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容易被怀疑食管癌。此外,少数患者没有烧心和反流,出现哮喘、咳嗽、胸痛、夜间憋醒、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容易被怀疑哮喘病、冠心病、咽炎

 

2. 为什么要重视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约715%,其所耗费的医疗费用每年接近100亿美元,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列第一位。我国胃食管反流病人群患病率为5-10%。胃食管反流病严重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伴有出血时可危及生命。此外,反复发作的食管炎可以导致食管狭窄,在巴雷特食管的基础上,还会发生食管腺癌。因此需要我们格外重视。

 

3. 哪些人容易患胃食管反流病?什么原因导致的?

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包括:中老年人、婴儿、肥胖者、孕妇、饮酒者、吸烟者、精神压力大的人。

主要原因是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排空延迟(糖尿病等)、胃内压上升(肥胖,婴儿,孕妇)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物有:高脂肪餐、巧克力、酒精、薄荷糖、咖啡因、尼古丁等。药物有:阿托品、654-2、安定、络活喜、硝苯地平、波依定等。

 

4.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胃食管反流病?

1)长期有烧心感。

  2)经常出现食物和液体反流到口腔或喉咙。

  3)没有感冒而反复咳嗽,以及没有哮喘史,而短期出现哮喘症状。

  4)声音无故嘶哑,咽喉有梗阻感。

5)吞咽食物时疼痛或梗噎感。

6)不明原因的牙龈炎,慢性鼻窦炎。

7)夜间因窒息而惊醒。

 

5. 胃食管反流病怎么诊断,如何治疗?

GERDQ量表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手段,可以在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也可以带回家自我检测。

胃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能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还可以排除食管癌等疾病。没有反流性食管炎不能排除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对于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可以进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诊断困难时可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24h动态食管胆红素监测,以及食管测压等。

胃酸是引起烧心症状及造成食管黏膜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胃酸、减少反流是治疗的主要措施。对于胆汁反流或混合反流者,需加其他药物。反复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抗反流手术治疗。并发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需尽快做相应的治疗。

 

6. 如果有胃食管反流病,该怎么办?胃食管反流病能治愈吗?

如果出现烧心、反流等症状时,要去医院的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或消化科就诊。有60%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没有食管糜烂,这不表示没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该将自己的症状详细告诉医生,医生会通过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来进行诊断。

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引起反流的根本原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办法矫正LES功能障碍。主要用抑酸剂、黏膜保护剂等对症治疗。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以下三点比较重要。

一是坚持长期服药。多数患者的烧心症状在服药1周左右可以得到缓解,但要巩固疗效,必须坚持48周的药物治疗,复发时至少服药12周。

二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胃食管反流病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进食量,清淡饮食,戒烟限酒。肥胖者需要控制体重。

三是定期复查胃镜。如果烧心、反流的基础上合并有黑便、呕吐、体重下降,为排除食管癌或者胃癌,需要胃镜检查。年龄大于40岁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通过胃镜检查能诊断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

 

7.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

1由于肥胖使腹内压增加,可诱发或加重反流,故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2)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反流。不要餐后立即卧床和睡前进食;避免穿紧身衣服、勒紧腰带;避免餐后弯腰、搬重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紧张和劳累。

    3)培养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

  (1) 减少进食量:每顿饭七分饱,晚餐尤其不宜饱食,睡前2小时不宜进食。

(2) 减少脂肪摄入:少吃巧克力、肥肉、煎鸡蛋等,对于荤汤如鸡汤、肉汤、排骨汤尽量少吃。

(3) 减少水分: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喝汤及喝水,可以改在饭前喝汤。

(4) 少吃排空慢的食物:包括粽子、年糕、元宵、红薯等。

(5) 少吃酸性和甜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桔、橙、葡萄、西瓜等。

(6) 少饮酒及浓茶:可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下降,尤其是酒能使食管蠕动频率下降。喝酒还会使人不知不觉多吃菜,造成过多脂肪摄入。

(7) 减少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薄荷、咖啡等。

(8) 避免吃过冷、过热、过咸的食物。

(9) 多吃高蛋白、高纤维饮食如瘦肉、牛奶、豆制品、鸡蛋清、新鲜蔬菜、水果。

                                                    (消化内科 夏先明)                              

 

 

上一条:炎热天气,请您注意预防泌尿系结石!

下一条:癫痫病人日常生活指导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