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一个发热昏迷的患者马上要隔离!”,“护士长,发热门诊的防护服没有了,怎么办?”“护士长,隔离病房的患者早餐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送来?”……自今年1月20日医院发热门诊开诊以来,安医大四附院急诊抢救室兼发热门诊的护士长陆丽始终冲锋在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发热门诊是临时成立的科室,从接受任务到开诊只有半天准备时间。陆丽闻令而动,协调设备、请领物资、安排值班、优化病室布局、起草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明确各班职责……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时,已是次日凌晨2点。作为一名发热门诊护理负责人的她,在紧张准备开诊的同时,抓紧时间学习新冠肺炎防控、诊疗规范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组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全体护理人员培训,快速实现了护理人员的从“零基础”到“专业门诊”的转变。
1月20日,发热门诊正式开诊。陆丽放心不下,和一线值班人员驻守在诊室。果然,接诊病人中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疑似待排查病例,急需采样诊断。为减轻当班护士紧张情绪,陆丽主动穿上防护设备,亲自操作示范。在她的带领和感染下,全体护理人员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感,对疑似病例采样、穿刺等高风险操作逐渐“习以为常”。
一天深夜,陆丽刚到家睡下不久,一阵急促的电话声传来,急诊抢救室送来一名意识障碍急需呼吸循环支持的重症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电话这头陆丽详细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快速厘清主要问题并同当班医生达成共识:三级预防、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深静脉置管、血管活性药物、特级护理,严密监测各项生命指标....随后紧急调整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力量,顺利完成医护抢救配合。工作中,只要出现急诊重症抢救,陆丽都会现场指挥,必要时亲自操作,充分发挥了她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娴熟的专业技能。陆丽就是这样身兼急诊抢救和发热门诊两职,在不同的“频道”频繁切换。
发热门诊成立之初,条件简陋、物资短缺,她主动把自己休息的房间让给发热门诊一线护士,仅有的取暖设备全部留在诊室和医务人员休息室,自己凑合睡在办公室,常常深夜被冻醒。开诊之初,护工们谈“热”色变,陆丽就自己动手做。终于,有位女护工愿意固定下来,但没过几天,由于担心传染,护工流露出辞职想法。陆丽一直不断地做她的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在护士办公会上明确护工是发热门诊护理应急小分队的一员,大家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在工作中,手把手教她穿戴防护用品,主动交流谈心,缓解压力。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给抗疫一线的慰问品,陆丽总是抽空送到护工手中,并想方设法解决护工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一系列的暖心举动,打消了护工的紧张和疑虑。一天,护工感动地说:“护士长,我看你和发烧病人接触一点都不害怕,还和护士们一起给病人抽血、采样、整理留观病房,属于我的有些事情你还帮着干,你真是太好了!我哪里都不去了,就在发热门诊干。”
“护士长,您确定是在吃午饭吗?现在时间是下午二点啊,怎么到现在才吃饭?一个多月来她基本没有按时吃过饭。陆丽原本就比较瘦弱,近几年来一直患有轻度贫血和白细胞减低,她原计划春节前复查一下指标,但疫情一到,她已没有时间迈出这一步。有一天她工作过程中突然眼前一黑,心跳地厉害,凭着职业的敏感她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坐下来休息片刻,此时有一句话在她心头萦绕,“护士长,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您不能倒下,我们就靠您带领和指导!”这是首批发热门诊应急护理小分队员的心声,是的,她不能倒下,她身后还有十个年轻的“孩子”在一线!就这样她在发热门诊足足坚持了48天,中途只间隔休息过三天。而每次休息前,她总是加班到晚上十点之后,把第二天工作安排好才放心离开。
急诊工作的特殊性,陆丽有时要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匆忙打上一辆出租车回家,其实,家中上初二的女儿多么希望妈妈能给她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料。自从疫情发生以来,他的爱人也战斗在抗疫物资生产一线,每天驻点在防护服生产企业监管质量,也是顾不上家和孩子。而她自己的困难,从没有和组织提及。
她是医生眼里的好帮手,护士心中的主心骨,护工口中的好领导,群众心里的好党员。她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26年护理经验的护理人。至今,发热门诊接诊病人1200余名,隔离留观病人43人次,护理人员已经换了一批,而她依旧她默默坚守在抗疫一线。她坚毅的眼神,写满她在抗疫一线战斗到底的决心!她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始终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门急诊二支部 石皖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