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动静脉内瘘术”为血透患者筑建“生命线”

时间:2021-12-10

近日,我院肾内风湿科完成一例尺动脉-贵要静脉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成功为一名血管条件差的高龄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1639097400383071937.jpg


许大爷今年73岁, 10年前发现肾结石,曾多次住院进行碎石治疗,右肾部分切除,近年肌酐逐渐升高。12月2日,因腹痛急诊入住肾内风湿科,查肌酐已高达735.9umol/L,合并高钾血症,已经到了慢性肾脏病5期(尿毒症期),虽然经过一系列内科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根据许爷爷的病情,很快就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现要为以后透析做血管通路准备。

血管通路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心静脉导管,因导管属于植入物品,常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不作为首选;第二种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即将自身的动脉与浅表静脉相吻合,待内瘘成熟后可通过穿刺静脉来获得充足的血流量,此方式因对患者生活影响小,价格低廉,安全性高且感染发生率低,常作为血管通路首选。最常见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是选择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的血管吻合术。许爷爷双侧头静脉经超声科评估后提示内径均细,无法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行标准内瘘(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

为解决患者血管通路问题,肾内风湿科张璟主任与超声科主任詹小林通过物理查体与血管超声两种方法充分评估后,决定采用患者尺动脉作为动脉端,贵要静脉做为静脉端进行吻合术。 2月7日下午,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贵要静脉充盈良好,震颤强。

肾内风湿科张璟主任介绍,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常选用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但随着人们平均寿命逐渐延长,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些患者的血管条件往往很差,给血管通路的建立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头静脉或桡动脉条件差的情况下,尺动脉-贵要静脉吻合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我科第一次完成尺动脉-贵要静脉吻合术,也希望此项技术能为更多的血管条件欠佳的患者解决血管通路问题。(肾内风湿科)

 

 


上一条:医院主要领导到院感办调研

下一条:农工民主党安医大四附院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