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我身边的好专家】平凡岗位,无私奉献――记五病区护士长徐咏梅

时间:2015-08-31

徐咏梅,女,197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老年病区和血液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安徽省首届糖尿病专科护士。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断学习、钻研业务;深入临床、扎实工作;耐心细致、无私奉献。她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生活、工作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获得安医大四附院“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十佳护士”、“服务之星”等光荣称号。

爱岗敬业,真诚服务病患

作为安医大四附院老年病区和血液科护士长,徐咏梅始终秉承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专业精神,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倡导换位思考,主动服务,倡导护理人性化和护患有效沟通。从业20多年以来,徐咏梅把满腔的热情奉献给挚爱的护理事业,把爱心送到每一位患者心中。她每天都以最美丽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来面对病人,经常深入病房,嘘寒问暖:“昨天晚上您睡得好吗?” “今天您感觉好些了吗?”,言语温和,动作轻柔。 每天下班前,徐咏梅会再次来到病房察看病人,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今天的感觉如何……一声声简单的问候拉近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一句句真诚的话语让病人体会到了护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护患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心灵的桥梁。

徐咏梅不仅爱岗敬业、关爱病人,还敢于知难而上、满怀担当。每当有急危重病人或疑难棘手的工作时,她总是站在最前面,积极配合抢救,从不退缩,并且尽可能想方设法解决。有一次干部病区里来了一位患有糖尿病、脑梗死的87岁老人,两侧坐骨处Ⅳ度压疮,大小分别为10cm*15cm,7cm*8cm,创面可见蛆虫蠕动,有恶臭。此时,十分忙碌的徐咏梅毅然主动承担起治疗压疮的重任,细心为患者清创、溶痂、细菌培养、敷料选择、测量记录、修剪固定等,同时积极请教伤口造口专业人士,坚持为老人每周换药2-3次,每次换药1.5-1.0小时。有时护士站工作忙不过来时,徐咏梅就牺牲下班时间为病人换药。渐渐地,在徐咏梅的悉心呵护下,老人坐骨处的腐败组织越来越少了,恶臭消失了,创面也逐渐长出了新鲜肉芽。一个月后,老人两处压疮的大小缩小为:4.0cm*4.5cm,1.5*2.0cm。两个月后,老人的压疮基本痊愈。出院当天,患者家属手持鲜花,连声向徐咏梅致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数年来,在护士长徐咏梅的带动下,四附院老年病区和血液科全体护士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认真做好每一位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保持着全科无一例院内压疮发生的优秀护理标准。

悉心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徐咏梅护士长关注的头等大事。她深知,医院的护理制度和规范不执行,就是一纸空文;执行不力,就势必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她总是严格遵照医院和护理部要求,学习各项制度和规定。如她每年都会组织科内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和考核,不断完善科室各项制度和规范;带头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事,自己首先杜绝;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注重细节管理,坚持“病人之事无小事,每天都把看似平平常常的事做好,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

在护理管理中,做好前馈控制和过程管理(如 “三查七对”、“消毒隔离”、“备用药品及器械管理”和各种预案和演练等)至关重要,对此徐咏梅一直兢兢业业,不曾有丝毫懈怠。她特别注重护理的预见性,每天利用晨会后十分钟,强调新病人、危重病人、特殊病人的护理关注要点和注意事项,能准确预见潜在的护理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潜在的隐患。

徐咏梅经常告诫同事,“只有把一切做扎实,做完善,才能让病人舒心、家属放心,自己下了班才能安心。”谆谆教诲之外更是身体力行,她经常深入病房,观察病情、嘘寒问暖、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等,忙碌的病区总能看到她巡视、操作的身影,总能听到她耐心的指导和循循善诱的沟通,患者及家属无不对其称赞有加。由于实绩突出,徐咏梅还担任医院危重护理管理考核组组长,协助护理部严格制度管理,强化日常监督。

谦逊好学,护理业绩突出

多年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徐咏梅从未放松过对业务知识及相关内容的学习钻研,她总是订阅各种护理杂志,了解新技术、新业务,并运用到工作之中。在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时,除了深入分析关键步骤、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她还积极联系实际,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自担任护士长以来,徐咏梅先后发表9篇护理专业论文,其中《胰岛素注射宣教路径卡在临床上的运用》获得省科技论文三等奖。

作为安徽省首届糖尿病专科护士,徐咏梅非常注重健康教育工作。无论面对的是住院病人、还是社区的广大群众;是医护人员的、还是广大的听众朋友,她都非常认真、耐心地讲解。同时她还担任四附院糖尿病教育小组组长,与拓展部紧密合作,制定了糖尿病患者必备手册,手册现已更新至第三版,印刷至5000册。2013年、2014年徐咏梅两次作客安徽广播生活频道“共度好时光”节目,主讲《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居家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使用胰岛素》等,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在医疗技术方面,徐咏梅2002年就已熟练掌握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技术,并取得了PICC穿刺的资质,是安徽省较早开展这一技术的护理人员。从最早的盲穿,到目前广泛采用的改良塞丁格技术,再到为血管条件很差的患者施行B超引导下穿刺,技术更加多元化、规范化。多年来,她亲自操作的PICC置管术有300余例,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不仅为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也避免了他们长期输液治疗、频繁穿刺的痛苦。临床上,为满足患者不同的治疗需求,输液工具种类多样化,有时危重病的治疗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徐咏梅总是虚心请教,反复研究,在医生的配合下,CVC穿刺技术也经常获得医护同事的赞叹。

精益求精,传道授业解惑

徐咏梅负责的五病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共有四个治疗组:血液内科、肾脏内科、风湿科及老年内科,病种多,病情复杂,护理任务重。但身为护士长的徐咏梅业务娴熟、技能全面,总能对整个科室业务进行很好的安排和指导。她不但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还着力提高全科护士的整体素质,注重传、帮、带工作,加强各专科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与同事们共同探讨临床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护理组的护理水平,她还总是毫无保留地给年轻护士们介绍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教训和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为了锻炼科室年轻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徐咏梅善于给她们分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培养她们的护理工作能力。在团队合作方面,徐咏梅深知,要想搞好工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重团队建设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多年来她为医院其他新建科室输送了很多骨干力量,其中有五名同志已成为科室护士长。

由于安医大四附院是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医院,徐咏梅护士长还承担着安徽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部分章节的教学工作,期间她总是认真备课,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受到学生的一致肯定与欢迎。此外,徐咏梅还参与编写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材《内科护理学》。

她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炙热的爱心,她用爱心抚慰着患者的伤痛,让患者感受到她们亲情化、人性化、规范化的服务。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她犹如田野平凡的一株小草,大海一滴不起眼的浪花,为护理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党委工作部)

上一条:我院团委参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

下一条:我院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准备会议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