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我院成功开展一例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时间:2016-05-20

日前,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成功开展一例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患者男性,70岁,发现垂体瘤已经5年,辗转多家医院,因为担心手术风险,一直犹豫不决。后来,找到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红武,在李主任耐心的解释和诚恳的劝慰下,患者鼓起勇气,毅然决定在我院手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制定了严谨科学的治疗计划,决定在鼻内镜引导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紧张的手术后,完整切除了患者的垂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术后5天,康复出院。

垂体瘤是一组源于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的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鞍区占位性病变。最新调查表明垂体腺瘤占颅内肿瘤的8%~15%。垂体瘤常具有内分泌腺功能,因而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造成多种内分泌功能障碍。绝大多数垂体瘤首选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常见手术入路有开颅手术,可分为经额入路,经颞入路,经翼点入路和眶上锁孔入路,但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并发症相对多等缺点。1992年,Jankowskt首次报道经鼻内镜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获得成功。近20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得到推广,较以往手术存在明显的优点。(1)减少了对鼻腔底部及鼻中隔中上部的黏膜的损伤,术后很少发生鼻中隔穿孔;(2)不造成骨性鼻中隔骨折,不影响术后鼻外形;(3)提供更好的照明并可以放大图像,对蝶窦内及鞍内、鞍上等解剖结构的更好的显示,减少了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4)患者术后反应轻,恢复快。

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鼻内镜技术在颅底外科的拓展,也是衡量一个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此次我科在器械不全等有限的条件下,成功开展此类手术,再一次证明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不断成长,并渐趋成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一条:我院三篇护理论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下一条:我院工会参加省医学高校及附属医院羽毛球邀请赛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