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输血科成功为一名纵隔肿瘤患者完成“自体储存式输血”,既保证了患者输血质量,又为患者减少了费用负担。我院开展自体储存式输血技术,在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的同时,也给临床医生吃了“定心丸”。


近日,我院普胸外科收治了一位纵隔肿瘤患者。患者入院后,经普胸外科医生讨论并与患者沟通后,定择期行腹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为防止术中失血,申请对其进行自体输血评估。
该患者男性,52岁,体重84千克,采集前血红蛋白为130g/L,红细胞压积为39.7%,凝血六项检查结果正常,且无心脑血管疾病、细菌感染等储存式自体输血采集禁忌症,经输血科评估,该患者符合自体血采集要求。输血科工作人员与该患者主治医生沟通后,输血科与普胸外科共同进行自体血采集前准备。
8月11日,输血科副主任技师曹红荣开始了此次自体血采集,采血过程中患者状态良好,采集时间为5分钟,实际采血量为200ml,输血科贴好自体血标签,并将采集好的血液储存于相应的自体血液储存冰箱。
我院输血科主任程志祥介绍,自体输血可以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与血液成分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与免疫性输血反应等,为特殊群体(如含有意外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相容、稀有血型、因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与血液成分的患者)提供了血液与血液成分,自体输血减少了同种异体血液的需求量,可缓解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另外,储存式自体输血可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增加红细胞生成,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开支。(输血科 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