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守初心 担使命】三位“驻村医生”叩响农家门

时间:2019-10-21

我院三名医生驻村以来,从了解卫生室状况到熟悉群众的就医需求,三人克服了交通、住宿等生活困难,发挥自己的专长,帮扶提升村卫生室建设,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迅速完成了从一名临床医生到一名村医角色的转变。

“狠心妈妈”抛下两个孩子驻村去了

7月8日,省属医院选派的首批50名医生奔赴黄山50个“村医空白”村驻村帮扶,在这50名医生中,有7名女医生巾帼不让须眉,投身健康扶贫事业。来自我院神经内科的主治医师李鑫就是其中一位。从这天起,她有了新的身份:黄山市祁门县安凌镇星联村村医。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她将在这里帮助基层开展农村卫生和健康扶贫工作。

今年35岁的李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女儿才刚刚断奶,5岁的大女儿前段时间锁骨骨折石膏还未拆掉。作为安医大四附院神经内科的一名骨干医生,李鑫也是一名老党员,一直担任所在党支部的支部委员。“医院经常组织下乡送医送药、义诊活动,我也参加过很多次,很多老百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淳朴善良,对医生发自内心地尊重,却常常因为客观条件或是健康意识不够,小病拖大病抗,延误了治疗。这次听说‘百医驻村’行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想参加,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是丰富我自己的人生阅历”。李鑫唯一犹豫的是不能陪伴在两个孩子身边。让她感动的是,当她把想法告诉家人以后,家人都非常支持,并鼓励她安心参加驻村工作,婆婆和父母都主动提出要帮忙照看两个孩子。

刚到卫生院的几天,李鑫一边忙着学习村医的医疗系统,一边积极参与卫生院的下乡工作,为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村民提供上门服务,一天下来,需要走不少山路。李鑫说,平时不怎么运动的自己,最近不知不觉几次霸占了微信运动的榜首。

入伏以来,黄山屡降暴雨,远在合肥的同事和亲朋好友也十分关心她的生活,各种电话和信息纷至沓来。“这几天,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乡镇卫生院领导都在工作上给予我们最大支持。合肥那边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的消息也是不停。医院还组织了后援队伍随时给予我们支持。我感到非常温暖,也想和所有关心我们的人说一声:一切安好,请大家放心。

走村串户的驻村医生

儿科医生许存欣驻扎在黄山市祁门县柏溪乡,该乡管辖3个行政村。“往年,哪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得跑上个十里八里到集镇医院去看,严重的还要到县、省医院去,一来一往就得天把工夫。到了医院还要挂号、划价、化验、取药,忙得晕头转向,我们老百姓看病一句话,难!”村民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有了驻村医生,我们看病方便多了。”

许存欣驻村后的第二个星期,恰巧刚上了一年一度的村民体检项目。体检主要是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贫困户、重度精神疾病以及残疾人患者,以及部分家庭签约病人。初步统计大概有700人次左右。由于辖区为山区,如何通知到每个家庭以及合理安排时间是一个困难的过程。为了避免村民错过体检,许存欣和卫生院其他工作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冒着酷暑,挨家挨户上门通知。

7月19日清晨5点,最后一抹朝霞还未退去,鸟儿还在林间啁啾,许存欣就已经就位,开始了当天的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趁着早上凉快,暑气还未上升,就早一点开始工作,尽量为农民朋友多提供一些方便。”许存欣说。

体检现场,工作人员在秩序井然的开展个人信息登记、生活方式管理、发放体检单、储尿杯等准备工作,5:10,医务人员全体到位,正式开始抽血、体格检查、心电图、视力检查等工作。

在体检现场,农民朋友们有的拿着体检单在排队等候,有的正在接受体检,还有的开着电瓶车正赶往这里。“许医生来到我家里,把体检通知单送到了我们手上。免费体检是个好事情,可以提醒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村民陈某一边停放电瓶车,一边说道。

早上9点30分,大家顺利了完成了体检的任务,累并快乐着。对于没法前来体检的村民,许存欣又专门到村民家中进行体检。通过走访,他发现老人们大都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有的还患有轻度的抑郁症。根据掌握的这些情况,许存欣分别给每位老人开出了健康处方,能听明白的,他就耐心细致的讲,实在听不明白的,他就手把手的示范,从每一片药物怎么服用到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他不厌其烦地逐一为老人们进行了健康指导和用药指导。

为山区居民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

黄山市祁门县五峰村已经四年没有村医了,村民生病大多跑到10公里外的安凌镇看病,就医十分不便。心内科医生刘兆平驻扎的地方就在五峰村卫生室。

据了解,安凌镇在祁门县的最北边,跟石台县接壤,交通不便,辖区共12个行政村,有5个村没有村医。“村卫生室不能断啊,我们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来的老的老、小的小,山高路远,大家都是到村卫生室看病。卫生室一关门,我们只能跑到10多公里远的镇卫生院看病,遇到晚上发病或是老年人就很不方便。你们来了,我们的村卫生室又能重新开张了。”村民高兴的说。

驻村第一周,刘兆平主要掌握和了解责任区内的人口分布、年龄结构、各种慢性病和特殊病种的基本情况,查阅家庭健康档案等,准备采用随访、跟踪服务方式为农民群众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同时将为一些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不定期的上门服务,正确指导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对普通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增加自身的保健意识,改掉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使农民群众能享受到家门口的医疗卫生服务。

“驻村医生的任务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服务,更要提高当地医生的诊疗水平,打通山区居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刘兆平说,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不足,导致许多疾病无法确诊,相关治疗也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当地医生经验有限,治疗效果也差强人意。如何提高当地医生业务水平,刘兆平准备从从常见病的规范化治疗开始,通过查房及业务学习慢慢提高当地医生的业务水平,目前已经开始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党委宣传部)

上一条:【守初心 担使命】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她有什么特别的?

下一条:【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我院各党支部掀起主题教育学习热潮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